见证春运:从“一票难求”到“舒服回家”-凯发娱乐真人
春运期间的铁路杭州东站人头攒动。走在人流中的王申章背着一个双肩包,拉着一只旅行箱,走近检票口,把身份证放进闸机,然后看看摄像头,不到3秒,就完成了进站检票。
王申章今年41岁,家在湖南怀化,在杭州工作已近20个年头,“每次回家都会有变化”。他说,这回家的路也“越来越近”,从过去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现在只要6个小时。
从“哐当”作响的绿皮火车到空调车,再到“贴地飞行”的高铁列车,王申章的回家路折射着中国人春运出行方式的变迁。
王申章的记忆中,春运就是人山人海的车站、购票窗口长长的队伍、拖着大包小包的旅客,以及拥挤不堪的车厢。“有一年回家,和几位打工老乡带着铺盖,轮流排队才买到车票。因为没有座位,只能坐在过道上,在车上摇晃了30多个小时才到家。”
“那时候,值乘春运简直就是‘打仗’。”铁路杭州客运段职工盛菊珍至今记得自己39年前第一次值乘春运列车的情景:坐椅靠背上、过道里、厕所里,全是人,“一个厕所可以挤进七八个人”。
1978年,杭州客运段开行的客运车辆才4对;到1998年,开行列车也才19.5对。
“超员200%也是常事。”如今已是列车餐车长的杨敏说,因为上不了车,列车服务员也不得不从窗户爬进去。
在杨敏的记忆中,每到春运,旅客与行李将车厢塞得满满当当,压根儿就见不到地面。因为旅客挤得车门都关不上,各个车站还有专门的“关门”小组。在火车上,推着小推车叫卖盒饭是她最犯愁的事,需要一路强行“挤过”16节车厢,耗时七八个小时。
从绿皮车列车员到高铁列车长,每年春节,金燕几乎都是在列车上度过的。在她的记忆里,那时候春运,到处都是肩扛、头顶着蛇皮袋回家的人,车门上不去,好多人就爬窗户,“反正,能挤上去就是本事”。
相较于过去绿皮火车的环境,如今金燕工作的高铁上,环境干净、整洁,“不仅速度快,列车也不超员,车厢宽敞明亮,座位下面有usb接口,列车上还有wifi……”
伴随铁路的发展,铁路服务也更加专业和细化。
金燕说,在绿皮车时代,既要服务车厢旅客,还要卖东西、搞卫生,如今的高铁上,乘务员工作得到细分,乘务员、保洁员、餐车工作人员各司其职。
借助科技的力量,旅客出行也变得更加“智慧”,自主选座、移动支付、临时身份证自助制证、刷脸进站、网络订餐……动动手指就能购票、检票、订餐,让旅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,出行舒适度大为提升。铁路杭州东站党总支书记朱洪芹说,在铁路运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,新时代让旅客“到得了”已不是问题,春运服务部门关注的是如何让旅客“舒适回家”。
为满足旅客对舒适出行的需求,铁路部门还从细节处着手,提升服务的现代化、人性化。杨敏说,越来越多的旅客不再随身带着泡面、火腿肠等方便食品,而是购买高铁上提供的餐食,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。通过12306手机app,旅客还可以在火车上“订外卖”,选择即将到达的车站订购餐食,由列车员在到站时送上车,并送到旅客手中。
铁路服务也不再局限在一节节列车上,而是延伸至从买票进站到出站后抵达目的地的每一个环节,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国人春运期间舒适出行不再是梦。(王椰萍 董碧水)
- 【上一篇】大数据技术助力地方立法规划编制
- 【下一篇】乐享假期:线上玩出新花样